雖然,我不是村長、林長,也不是湖長、河長,更不是政府生態環保部門的職工,但我是再生資源回收戰線上的一名員工就足夠了。我的工作極其平凡、簡單,就是將社會上的廢鋼鐵、廢塑料、廢紙張等回收進廠,進行加工分類后再集中分銷到各大鋼廠、塑料加工廠、造紙廠等“回爐”。
人們眼中的“垃圾”通過我的手,通過我的勞動,通過東南公司一群職工的一雙雙手,變成了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需要的重要原料材。專家經過測算,每回收一噸廢鋼,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.6噸,可節約原煤0.4噸,減少原礦開采4.3噸。
當天放晴的時候,我常常仰望著銅陵蔚藍的天空和偶爾飛過的小鳥,頓時覺得這些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因為我知道,自己不僅是為事業在努力,更重要的是為祖國的青山綠水而奮斗,這就是我為自己從事的工作驕傲的理由。
習近平總書記說,幸福,是奮斗出來的,我們都是逐夢人。當我的工作融入保護生態環境的偉大工程之中,我的使命就提升到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上,呵護祖國的青山綠水就成了我的幸福源泉。
最近,我看了一本書,書名叫《我比誰都相信努力奮斗的意義》,作者伊心。這本書,記錄了一個個勵志小故事,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。比如,我比誰都相信努力奮斗的意義,我從來不信這世間會無路可走;一定是那些艱難的時刻成就了我們;再不夢想青春就老了,命運總會嘉獎那些勇敢無畏的人;與其坐而言,不如起而行;最好的時光,尚未到來,總有一天,你會看到全世界的光……這是吶喊、是提醒、是警示,更是催人奮進的號角。
在東南公司工作的七年,我深深體會到公司一班人都有一股力量在支撐起夢想的大廈。正因為有這股力量的支撐,我們前進的腳步才邁得堅實又堅定;正因為有這股力量的澎湃,雙贏東南的再生資源事業才蓬勃向上,勢不可擋。
不錯,我有一個雅號叫“破爛王”,但是我更欣賞和珍惜我的另一個大名——魔術師。2012年,我從學校畢業一年后便來到安徽雙贏集團東南公司,這七年里,我見證了東南公司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。2018年,公司的年銷售收入順利突破了20億元,建成了年加工廢鋼20萬噸的廢舊物質生產加工基地,廢舊塑料加工也初具規模。“變廢為寶”成了我們的看家本領和價值所在。
新年前夕,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賀詞,向億萬人民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。習主席的話親切溫暖、飽含力量、充滿信心,我從中體味到奮進中國踏浪前行的不凡歷程,更堅定自己不斷夢想成真的期待與自信。中國夢,是每個中國人的夢,更是新時代奮斗者的夢。身處和平與發展的時代,親歷國家的發展、行業的變遷、企業的成長和個人生活的美好變化,每個人既收獲滿滿,又必須不斷奮力前行。
東南公司可以說已經功成名就,我自己也收獲頗多,但成績永遠是昨天的故事,唯有創新和不斷進取,才能不負集團公司的期望,不負新時代的重托,不負偉大人民的期待。
奮斗是幸福的。新時代是人人出彩的時代,是奮斗者的時代。出彩就是奉獻,用實干擁抱未來,是所有奮斗者的應有姿態。“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關終屬楚;苦心人,天不負,臥薪嘗膽,三千越甲可吞吳。”干事業,就要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;做工作,就要有“踏石有印,抓鐵留痕”的那么一股勁。等風來不如追風去,追逐夢想的過程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。
錦繡河山美如畫,祖國建設跨駿馬。為了祖國的青山綠水,為了雙贏東南的資源再生事業,我將繼續長江邊上迎朝陽,銅官山下送晚霞,在再生資源工作的平凡崗位上奮斗不息。
作者:潘龍 單位:雙贏集團